11月16日上午,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2023“赢在济宁”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新闻发布会。介绍2023“赢在济宁”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人
杨志国 市委组织部副部长
付贵福 市国际人才交流中心主任
王著华 市公共就业人才中心副主任
陈 磊 山东人才发展集团济宁有限公司董事长
主持人
黄广灿 市委宣传部新闻发布与对外传播科科长
四级调研员、市政府新闻发言人
(会前观看宣传片)
济宁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提出要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人才强市战略,把人才发展和科技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近年来,济宁市聚焦争先进位和高质量发展主题,对标全国一流、全省领先,出台“人才金政20条”,成立人才科技工作指挥部,高规格召开全市人才科技创新发展大会,着力优政策、创平台、聚英才、兴产业,倾力打造特色鲜明的区域性人才高地,全市人才支撑量质齐升,创新驱动作用显著增强,形成了“近悦远来、安居乐业”的人才生态。当前济宁正处于加速蝶变、加速崛起的关键时期。可以说,济宁市对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也比以往更有条件成就人才。
“赢在济宁”高层次人才大赛已连续举办4届,吸引1325个海内外优质人才项目参赛,评选获奖项目185个,成为济宁招贤纳士的一张靓丽名片。今年,济宁市希望通过举办第五届大赛,持续放大“以赛引才”的招引效应,引入一批高层次人才携科技含量高、具备产业化条件的项目落地转化,培育产业发展新优势、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为济宁制造强市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在总体安排上,本次大赛以“人才聚济·宁创未来”为主题,分创业企业类、创业团队类和海外创新类3个类别进行。创业企业类人选,需要作为主要创办人在济宁注册成立企业且为企业第一大股东或最大自然人股东;创业团队类人选,拥有的项目需属于济宁市重点支持方向,有清晰的商业模式和产业化路径,具有良好的市场效益前景;海外创新类人选,需要具有博士学位和海外高校、科研机构、知名企业的工作经历,有意向来济宁市工作。
在大赛组织上,本次大赛由中共济宁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主办,市人才科技工作指挥部、市委组织部、市科技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产业技术研究院、山东人才发展集团济宁有限公司共同承办,构筑“赛前+赛中+赛后”全过程服务体系,为参赛人才(团队)提供综合服务保障。
在赛程设置上,本次大赛按照“报名发动、资格审查、材料初评、决赛颁奖”的程序进行,12月5日前填写大赛申报书发送至指定邮箱。
在支持政策上,本次大赛将评选50个左右获奖项目,其中一等奖5个左右、二等奖15个左右、三等奖30个左右。对获奖人选将给予资金奖励,并择优纳入市级重点人才工程支持。
本次大赛将探索“常态化”办赛模式,采取批次申报和随时受理相结合,对特别优秀的创业人才项目全年申报、随引随议,纳入重点创业项目培育库跟踪培养,项目落地后经考察论证,直接纳入人才工程支持。除主场活动外,探索聚焦港航物流、文化旅游、新能源、新材料等重点领域,为山东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青岛科技大学等重点高校,以及北京博士联盟成员、上海博士团成员和攀登企业科技副总等重点群体设立大赛专场。
济宁市向海内外优秀人才发出诚挚邀请,期待怀揣梦想的创新创业人才积极参赛,济宁市将继续坚持渴求人才的初心,坚定广纳人才的诚意,坚守服务人才的承诺,用心用情把济宁打造成创新热土、创业乐园,让人才更有价值、更有回报、更有收获。
现场答记者问环节
齐鲁晚报记者
“赢在济宁”大赛今年是第五年举办,和前四届相比,赛事又有哪些升级?
陈 磊
山东人才发展集团济宁有限公司
董事长
本次“赢在济宁”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升级:
一是更加突出创新人才支持。为了更好的体现大赛功能,在前几届大赛基础上,特别引入海外创新类赛道,号召广大海内外优秀创新人才参赛。不仅丰富了大赛的赛事内涵,还将进一步吸引更多优秀海外创新人才来济参赛、在济创业、为济创新,为济宁市产业发展注入新鲜元素。
二是更加突出特色产业发展。紧紧围绕济宁市“制造强市”和“文化‘两创’”发展战略,坚持在服务“十强”产业、“231”产业集群发展的同时,聚焦港航物流、文化旅游等特色产业,实施“四链”融合,破解发展瓶颈,进一步服务济宁市重大产业布局,彰显产业优势。
三是更加突出专业高效办赛。本次大赛承办方加入山东人才集团济宁公司。山东人才集团济宁公司是省市人才合作样板工程,公司成立以来,聚焦服务济宁市高质量发展,依托山东人才集团全国、全球布局和人才项目资源、成熟业务模式,坚持“搭台赋能、聚才兴济”,努力打造推动人才创新发展的一流市场平台、激发人才生态活力的一流服务平台、促进“四链”深度融合的一流合作平台、创新人力资源服务的一流专业平台,塑强人才引进、人才服务、人才金融、人才数据等主责主业,成为济宁市人才事业发展和人力资源服务的一流综合运营商。
今年,山东人才发展集团济宁有限公司将充分发挥自身人才数据富集、引才渠道广泛、海外资源众多等优势,在宣传发动、大赛报名、资格审查、预赛决赛等环节展现出更加专业高效的水准,引进更多更好的高层次人才项目,服务项目落地、助力产业发展,高质量完成赛事服务工作。
济宁日报记者
针对大赛涌现出的优秀创新人才和创业项目,济宁市有哪些扶持政策?
付贵福
市国际人才交流中心主任
大赛一、二、三等奖获奖人选,分别给予6万元、3万元、2万元的资金奖励。获奖人选符合市级重点人才工程条件的,经综合论证,分别给予人才最高20万元人才补贴、用人单位最高500万元研发补助,并享受高层次人才绿色通道服务。符合市顶尖人才项目申报条件的,采取“一事一议”方式给予支持。
同时,可优先申请进驻市、县两级“众创空间”,享受相应优惠政策。优先向省、市青年创业引导资金推荐创业金融支持,并向天使基金、风险投资机构进行推荐。同等条件下优先推荐申报省级以上重点人才工程、创业大赛等。
济宁新闻网记者
除了通过大赛“以赛代评”的形式遴选优秀创新创业人才,济宁在市级人才工程上还有哪些设计布局?
王著华
市公共就业人才中心副主任
根据上级有关要求,市公共就业人才中心对市级人才工程项目进行了优化整合,将启动实施孔孟圣地英才工程,共分3个项目。
如果您是拥有核心技术、活跃在产业一线的专家,济宁市有大运河产业领军人才项目,分创新领军人才、创业领军人才、经营管理领军人才和技能领军人才4个类别,支持期4年,最高可享受20万元人才补贴和500万元研发补助。
如果您是从事基础研究、原始创新和共性技术研究的创新型人才,济宁市有尼山学者项目,分特聘专家和青年专家2个类别,支持期4年,最高可享受30万元人才补贴和30万元科研经费。
如果您是在工程技术、文化艺术、现代金融、卫生医疗、教育教学、农业农村、社会工作等领域业绩突出、勇于创新创造的优秀人才,济宁市有圣地拔尖人才项目,支持期4年,最高可享受10万元人才补贴。
原标题:《权威发布|济宁市召开2023“赢在济宁”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新闻发布会》